日薪5000是噱头!中老年演员揭短剧真相:霸总父亲日薪仅千元,日拍15页剧本是常态
创始人
2025-09-06 17:07:08
0

“中老年演员拍短剧日薪五千元?”近期,这类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刷屏,引发网友热议。然而,火热话题背后,真实情况如何?

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活跃在微短剧行业的中老年演员,他们坦言“高薪宣传存在夸大”,实际群演日薪大多一两百元,即使露脸带句台词的特约演员,日薪约千元左右,所谓“日薪五千元”更多是吸引眼球的噱头。

与此同时,微短剧拍摄节奏极快、台词压力大、体力要求高,并非外界想象中轻松赚钱的“银发捷径”。但他们也承认,这一新兴行业的确为中老年人提供了展现自我、丰富生活的新舞台——只要心怀热爱,每个人都能写下退休之后的“全新剧本”。

高薪“祛魅”:

日薪五千是噱头,千元左右为常态

据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5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票房,成为文化产业名副其实的“新增长极”。行业热潮下,有消息称“短剧急缺中老年演员,日薪最高五千”,引发网友调侃:“马上送爸妈去演戏”。

但被热传的“高薪”,在从业者口中却另有真相。

62岁的何煜生活跃在微短剧片场,常出演 “霸总父亲”“富豪爷爷” 等角色。谈及薪资,他以亲身经历直接戳破传言:“我刚入行时,起点算高的,演霸总父亲日薪才600元;现在有了经验,薪资也只涨到1000多元,从来没拿到过3000元以上,更别说5000元了。”他直言,“就连有爆款作品加持的年轻主角,日薪也才三五千,中老年配角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何煜生剧照。受访者供图

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中老年演员的薪资,核心取决于两大因素——剧组预算与角色戏份,和角色类型并无直接关联。何煜生举例说明:“如果剧组投资方愿意投100-200万元,演员能分到的薪资会相对高些;但要是剧组只投30万元,连场景搭建、道具采购的成本都要压缩,怎么可能给中老年配角开高薪?”另一位演员邬倩也补充,“不是演‘霸总妈’就比‘农村阿姨’工资高”。

邬倩剧照。受访者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同一剧组,中老年演员的薪酬也往往因资历、镜头数和对戏难度有所差异。有选角导演透露,目前行业内在抢的往往是“有镜头感、不怯场、能配合高强度拍摄”的熟龄演员,这类人群确实相对稀缺,但普遍日薪仍集中在800元至1500元区间。偶尔有演员因特殊形象、过硬台词功底或能兼演多个角色而拿到略高报酬,但“日薪五千”仍属极端个案,多为营销炒作,是吸引新人入行的噱头,远非常态。

跨界挑战:

2倍速片场连轴转,台词体力双重考验

从“职场人”“退休族”转型为微短剧演员,对中老年群体而言,不仅是身份的切换,更是一场直面快节奏、高压力的跨界挑战——即便经验丰富,也需重新适应片场规则。

何煜生退休前从事进出口贸易,去年因朋友一句“门槛不高,能丰富退休生活”,尝试踏入微短剧行业。凭借挺拔的身形与沉稳的气质,他很快成了“霸总父亲”“富豪爷爷” 等角色的热门人选,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生涩,到后来逐渐找到表演节奏,他坦言:“演的戏多了就摸清了套路,镜头感是慢慢练出来的。”

但这份“熟练”背后,藏着台词与体力的双重压力。

“老年人记性不如年轻人,大段台词要反复背才能记住,” 何煜生说,“拍摄时一紧张就容易卡词,还得快速跟上对手戏演员的节奏,稍微慢一点就会影响进度。” 更严峻的是体力考验:微短剧拍摄周期通常仅7天,每天工作12至16小时是常态,遇到夜戏更是连轴转。“片场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就特殊照顾,状态好不好全靠自己调整,导演也不会放慢进度,一旦出错,整个剧组都得等。”

何煜生拍戏现场。受访者供图

即便科班出身、有十余年影视经验的“老戏骨”邬倩,初入微短剧片场时也被节奏震撼。去年,她应选角导演邀请转型微短剧,从长剧“慢打磨、细雕琢”的模式,一下子跳进“快节奏、高产出”的片场。第一次拿到通告单时,她直言“不敢相信:“一天要拍完长剧好几天的量,简直颠覆认知。”

在她看来,微短剧片场像“开了2倍速”——每天要拍摄10到15页剧本内容,镜头刚拍完一个场景,就得立刻调整状态准备下一个,“好几次特意带了折叠凳去片场,结果一整天忙得根本没机会坐下”。最忙碌时,她一个月连拍4部戏,刚从一个剧组杀青,拎着行李就赶往下一个片场,连喘息的时间都很少。

邬倩剧照。受访者供图

除了节奏与体力,接受脱离现实的剧情,对中老年演员而言也是一道难关。邬倩提到,部分微短剧的剧情“离谱得跟日常生活不沾边”,比如夸张的家庭矛盾、不合逻辑的人物关系,“得先说服自己‘相信这个角色、相信这个故事’,才能让观众信服,特别考验演员的信念感”。但她也坚持:“不管剧情多夸张,演员的职责就是让角色立住,这是底线。”

源于热爱:

市场需求升温,精神满足超薪酬

从市场机遇看,微短剧行业确实让中老年演员需求持续升温。2025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4 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行业直接创造约21.9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就业达42.8万个,总计带动约64.7万个就业机会,且这一数字预计将随2025年市场规模扩张继续增长。

何煜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2025年的邀约比2024年多了不少,一方面是我演技更熟练了,另一方面是短剧产量真的在涨,几乎每天都有新剧开机。”邬倩也提到,近两个月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明显回暖,剧组对“优质中老年配角”的需求显著增加。

尽管微短剧行业的薪资不及传言丰厚,且拍摄强度大,但对许多中老年演员而言,这里不仅是需求增长的“新赛场”,更是能收获远超金钱价值的“精神乐园”——热爱,成为他们坚持的核心动力。

对何煜生来说,表演是退休生活的“一抹亮色”:“在不同角色间切换,体验超越平日的人生,这种新鲜感特别难得。有时走在街上被观众认出,问是不是‘霸总爷爷’,那种自豪感金钱换不来。”

邬倩分享了一个温暖故事:一位退休阿姨来横店旅游,偶然尝试群演,慢慢从特约演员做到黄金配角,最后定居横店。“她原本只想找点乐子,结果在片场找到归属感,认识了一群朋友,这是特别奇妙的人生体验。”

正因如此,对于仍在观望的中老年群体,何煜生和邬倩的建议一致:不要被“高薪”宣传迷惑,兴趣和热情才是关键。“微短剧的‘银发机遇’真实存在,但它不是赚快钱的捷径,”邬倩说,“它更像一个舞台,给热爱生活、愿意尝试的中老年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可能。如果喜欢表演,不妨从小角色开始尝试,为退休生活写下最鲜活的‘新剧本’。”

潮新闻记者 吴越 实习生 马彩霞 陈雨昕

(来源:潮新闻)

⚠️ 重要提示:以上信息来源网络或用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QQ:2519380848或发送链接至QQ邮箱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终于!贝贝公布个人品牌! 终于。贝贝发布了个人品牌。是的,贝贝突然官宣了个人品牌SSR,正式进军潮牌行业。值得一提的是,贝贝亲...
即将开机!微短剧《一觉醒来!我... 来源 | 文旅泗洪编校 | 刘婉儿 审核 | 陈宁 马响响9月4日,泗洪县首部文旅微短剧《一觉醒...
卷首语|你怀念的是经济上行期,... 最近老听到一个词——经济上行期的美。从社会活力到个体状态,互联网上的人们,不分男女无论老少,开始集体...
《黑白局》首播口碑出炉,看了4... 火车抓小偷,这已经是近两年拍的第几个烂套路了?现在怎么还有刑侦剧在模仿?上来展示一波拳脚,最后再来一...
豆瓣评分8.7,两个小姐同一天... 从小就很喜欢扬州这座城市,觉得这个小城人杰地灵,都是美女。小时候有一部发生在扬州的电视剧,两个扬州美...
《归队》汤德远根本就不是什么卧... 抗战剧《归队》中,李乃文饰演的抗联二班长汤德远,从伪警察监狱被肖铁林放出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最...
《喜剧之王单口季2》第九期下,... 《喜剧之王单口季2》第九期下观后感。满分100。根据内容/甩解梗、接地气、代入感、好笑度。1.月明《...
日薪5000是噱头!中老年演员... “中老年演员拍短剧日薪五千元?”近期,这类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刷屏,引发网友热议。然而,火热话题背后...
北京卫视53集谍战剧来袭,刘烨... 国产剧里见过大阵仗,但能像《北平无战事》这样把七位影帝摆上棋盘的,真不多见。刘烨、陈宝国、倪大红、王...
大A要出短剧了!纪检委、北交所... 新腕儿 快讯A股也出短剧了 。9月6日消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北京证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