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队》最新的剧情中,肖铁林决定出手转卖天天好酒楼了。从开张营业到仓促出手,短短数月间,天天好酒楼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简直令人猝不及防。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作为牡丹江当地的网红酒楼,天天好自从开业之后,生意火爆、座无虚席,是肖铁林与汤德远两人的聚宝盆。
在旁人看来,天天好酒楼简直是日常爆金币、自动取款机。肖铁林背靠日本人、坐拥摇钱树,在牡丹江是呼风唤雨、一手遮天的大人物。
作为政商两界、黑白通吃的警察局长,肖铁林的酒楼既有靠山、又有权势,何况天天好日常顾客爆满,完全没有到关门歇业的地步。
令人意外的是,向来贪得无厌的肖铁林居然一反常态,遥控指挥汤德远将酒店出手、快速找到下家。肖铁林的迷惑行为,让人不禁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很简单——对于天天好酒楼而言,菜品、口感、服务、环境这些固然都好,但是它最大的不幸是生不逢时。
天天好酒楼开业的时间是1945年的春天。
此时的世界,轴心国与同盟国虽然依旧战场上捉对厮杀,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出现倾斜。
这一年,德国在东西两线全面崩溃,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暴尸米兰,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法西斯势力仍在困兽犹斗,盟国的胜利指日可待。
天天好酒楼在这样的背景下开业,注定了不过是昙花一现、黄粱一梦。
只是,站在肖铁林的角度来看,开办天天好酒楼实属无奈之选。在酒楼开业之前,肖铁林凭借着搏虎团团长的身份,为自己谋得了牡丹江市伪警察局局长的肥差。
肖铁林虽然是日本人的傀儡,但是他手握着全市的物资专卖和管控的权力,因此他总能趁机油水,赚得盆满钵溢。
不过,物资专卖这样的肥肉,所有人都恨不得咬上一口。在筹建开办酒楼之前,肖铁林曾经对汤德远说过这样一句话,“咱们上边有人,老于大哥罩着咱们二十多年了,再加老郭手里的枪,咱在牡丹江占的是七成,就那老邵只占了三成。”
此时的肖铁林,背靠老于大哥、仗着手中权力,倒卖粮食、贩卖鸦片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是,繁华之下,已露颓势。在肖铁林的生意中,老于是他的幕后老板,郭团长提供武力保护,邵老板等其他势力占股三成。由于势力众多、股东遍地,在分蛋糕的游戏里,肖铁林能得到的不过是一小块。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日本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对东北地区的搜刮更是变本加厉。以前的肖铁林,背着日本人倒运物资、贩卖鸦片,小鬼子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日本人对物资倒卖转运的事情严加盘查,肖铁林一本万利的买卖走到了尽头。
传统的敛财套路不再奏效,肖铁林只能另辟蹊径、开办酒楼。
只是,天天好酒楼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先天不足的难题。在酒楼开业之前,肖铁林就暗中收听了国民政府的广播,得到了日军在硫磺岛战役中失败的消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上帝视角,我们自然会明白,小鬼子的覆灭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但此时的伪满洲国,各方战报相互矛盾、真假消息鱼龙混杂,身在其中的肖铁林也无法得知太平洋战场上的真实战况。
在长达数年的日子里,日本人借着保护的名义,把肖铁林软禁在了牡丹江警察局。他就像笼子里的鹦鹉一样,永远逃不出日本人的掌控。
因此,对于时局,肖铁林反倒是雾里看花,他曾说过,“这报纸上天天说,皇军消灭了美军,这关里的广播里却说,美国人战胜了日本人,奶奶的,哪句是真的?”
小鬼子为肖铁林营造了信息茧房,所以,对于日军伪造的战报,肖局长真假难辨;对于盟军战场的胜利,肖局长无从判断。
促使肖局长下定决心、甩卖酒楼的,是麻将桌上的一段话。
当时,肖局长、郭团长、汤二爷、邵老板在警察局里打麻将。在四人的闲聊之中,郭团长无意间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情报——在白山黑水间消失多年的抗联战士回来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肖铁林虽然嘴上提醒各位麻友,“屋里的话屋里了”,但是他自己却动起了脑筋。
在肖铁林看来,抗联的回归,是一个鲜明的信号——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距离日本人投降的日子不远了。
给肖铁林带来冲击的不只是抗联战士的回归。按照国民政府广播中的说法,美军在硫磺岛战胜了日军。身陷牢笼、遭人软禁的肖铁林,无法得知千里之外的战况,但是,肖铁林一定清楚,战报会骗人,战线却不会骗人。
硫磺岛是日本的岛屿,美军将战火烧向了日本的国土,这说明小鬼子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于是,肖铁林在暗中给汤德远下达了命令,“最近风声不对,趁着现在生意还不错,赶紧找下家。赶紧收拾收拾细软,我们找一个安生的地方。”
眼看着日本人的破船就要沉没,肖铁林决定弃船登岸。毕竟,万一反应太慢、下船太晚,迟早会落得船毁人亡的结局。
只是,可惜了天天好酒楼,出道即巅峰、巅峰即陨落。
果然,一家酒楼的兴衰,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