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队》最新的剧情中,纯爱战士小白马,抗联战士兰花儿,小两口双双下线,留下了孤苦无依、生死难料的儿子。
这一幕,赚人眼泪、让人心碎。小白马与兰花儿,用最悲壮的方式,践行着爱情的承诺、信仰的力量。
不过,在泪奔过后,我们不禁会反问,小白马牺牲之后,小鬼子围困万千重,身陷绝境的兰花儿为什么偏偏要带着襁褓中的儿子奔向江边?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兰花儿的逃亡,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前有江水拦截,后有日寇追击,兰花儿在林海雪原里蹒跚地跋涉,无异于将自己暴露在鬼子的枪口之下。
对于此时的兰花儿母子而言,冰天雪地、山高林密,明明就地隐蔽、相机逃脱才是最好的办法。在遭遇袭击、部队被打散之后,田小贵就是靠着地形和环境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回了家中。
兰花儿向来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在小白马牺牲、大部队失联之后,她为什么却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江边,沦为了鬼子的活靶子呢?
这一切,都缘于两个字——归队。
在与大部队分开后,老山东曾与二驴子在乌苏里江西岸等了小白马和兰花儿整整一个晚上。当时,老山东曾经说过,花儿、小贵他们一定会赶过来,他们都知道转移的路线。
和云虎的犹豫不同,花儿始终是个坚定的抗联战士。她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归队为目标。即使葱山的日子里,她也从未放弃过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念头。
和之前的八棵松之约不同,这一次全排战士整体撤入苏联境内。兰花儿十分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及时渡江、追上队伍,长此以往,必将彻底失去与队伍的联系。
毕竟,异国他乡不同于白山黑水,一旦与组织失去联系,今后几乎再无归队的可能。因此,即使天寒地冻、江水刺骨,兰花儿也要沿着既定路线渡过乌苏里江,重回组织的怀抱。
不过,退一步来看,抛开归队的意愿不谈,兰花儿的渡江,既是信仰召唤,也是走投无路。作为抗联的战士,兰花儿抗击日寇的革命意志坚定如磐,但她也十分了解自己的处境和鬼子的残忍。
日本人在东北的国土上,一向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兰花儿之前在逃亡的路上,就险些被鬼子的小兵侵犯。当时,从天而降、英雄救美的人,正是她未来的丈夫——葱山小白马。
如今,小白马舍身成仁、大部队无处可寻,兰花儿的前路漫漫、注定凶险。遇见小白马,仿佛已经花光了她的运气。这一次,如果再次和鬼子狭路相逢,她注定会成为倭寇亵渎的玩物。
江水虽冷,却比落在鬼子手里干净。此时的兰花儿,依然保持着清醒和冷静——与其被鬼子当作战利品羞辱,倒不如拼死一搏,兴许还能够找到一条生路。
奔向江边,是她向死而生的选择。
更加重要的是,和此前险些被鬼子羞辱不同,这一次的兰花儿,不只是英雄无畏的战士,更是舐犊情深的母亲。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日本人十面埋伏,兰花儿一筹莫展。此时的她,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儿子,身后则是穷追不舍的日寇。奔向江边,是她出于母亲本能,为绝境里的儿子,寻求最后的一线生机。
毕竟,近在咫尺的对岸,就是苏联的国土;江水奔流的下游,就有抗联的队伍。把孩子带到江边,把儿子放在冰面,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是用心良苦。
在兰花儿看来,儿子就是小白马的骨血,更是革命队伍的火种。儿子如果能够被人救起、上阵杀敌,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归队呢?
江水冰冷,冻不上宁死不屈的热血;生死一瞬, 诠释着抗联精神的含义。兰花儿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了孩子无限的可能。
她的从容,令人动容。
上一篇:9月4日开播!年代大剧来袭!我难掩激动,终于有像样的年代剧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