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025年暑期档首部现象级爆款竟由微短剧缔造。
6 月 28 日,《成何体统》在爱奇艺开播。从猫眼热度周榜第一,到霸占快手 49 个话题榜单、16个热榜、19个文娱榜,再到反复登上微博、小红书、抖音各大热搜,还有谁不知道“用HOW ARE U对暗号”。
事实上,在《成何体统》之前,爱奇艺已成功推出《家里家外》《请君入我怀》《炙爱难逃》等多部出圈爆款。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当年上半年微短剧备案量已接近2023全年月均水平,全年预计突破4000部大关。
《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披露,当前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634亿元,用户规模达6.96亿,覆盖68.4%的网民群体。
今天的微短剧早已不是快手、红果等短视频平台的专属。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加速入局,不断以亲身经历证明:“所有好故事都值得用短剧再讲一遍。”
01
拥抱微短剧
爱奇艺七年磨一剑
加码微短剧,对爱奇艺来说并非头脑一热之举。
早在2018年,平台便出品竖屏微短剧剧集,持续推广优质竖版视频内容, 推动微短剧行业发展。次年,推出《剧情短视频付费分账合作说明》,以三七分账模式和资源倾斜政策吸引创作者,同步启动"竖短片扶持计划"培育专业人才。
2022年,平台升级分账体系并推出"云腾S短剧计划",通过IP遴选与开发扶持打造精品内容。紧接着2023年,引入「青创计划」至微短剧创作端,盘活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年,爱奇艺又对旗下两个APP进行了改版,主站App聚焦“会员免费观看”模式,以收费微剧为主;极速版主推免费微剧。
2024年全行业上线395部短剧(与2023年持平),但爱奇艺上新量实现3倍增长,微剧库突破万部规模,与头部平台并驾齐驱,覆盖95%的头部合作方。
值得关注的还有爱奇艺2025年Q1财报。数据显示,尽管总营收71.9亿(同比降9%)、会员收入44亿(同比降8%),但微短剧业务表现亮眼——平台已积累超15000部微剧,付费与免费模式各占半壁江山。主站保持会员制优势,极速版通过广告模式实现用户规模与观看时长双增长,对比4月和去年12月数据,爱奇艺的重度微短剧用户增长了3倍。
02
发力微短剧
爱奇艺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不同于UGC垂类账号的内容碎片化、短视频平台剧情号的电商导流逻辑,爱奇艺发力微短剧“自成一套”。
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表示,影视行业2025年唯一一个关键词就是“短”。
然而,聚焦“短”,爱奇艺不忘与“长”结合。
今年,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确了“长+短”的内容生态布局。“其中"长"是剧集、电影、综艺等长视频内容,作为平台爱奇艺内容生态的"压舱石",爱奇艺对长视频的投入决心从未动摇;"短"则是用户规模与观看时长快速增长的微剧领域,基于长视频积累的影视工业化能力、合规化运营经验及用户分层运营体系,爱奇艺在此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
"长+短"协同战略呈现三大核心优势:其一,合规化生产体系,通过影视级制作标准提升微短剧品质,建立从剧本审核到版权管理的全流程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其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主站App以《无忧渡》等长剧保持市占率第一(云合数据),极速版App主推免费微剧,形成"长视频守基本盘、微短剧拓新场景"的互补生态;其三,商业化创新路径,会员体系实现"加量不加价"的权益升级,长短视频消费场景的打通显著提升用户粘性,广告模式则通过免费微剧吸引增量用户,形成"会员付费+广告变现"的双引擎。
正如爱奇艺CEO龚宇总结:"微短剧行业方兴未艾,但大众对它的期待不止于此,推动内容迭代、品质升级是爱奇艺锚定的前进方向。"当行业仍在争论长短之争时,爱奇艺已用实践证明,精品化内容与规模化运营的融合,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03
靠短剧支棱
长视频平台还能狂飙多久
去年年底,腾讯视频表示2025年将削减长剧支出10%-20%,转向横屏微短剧开发。到今年年初,马化腾更在财报电话会中直言"短剧对长内容造成较大冲击",随后微信小程序上线"火星短剧社",试图以社交生态赋能短剧分发。
今年3月,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 整合剧集、商业化等部门资源,将决策链路缩短60%,并将短剧提升至App一级入口,凸显其战略优先级。
4月,芒果TV则选择与字节红果短剧合作,共建"果果剧场",通过内容互通与联合运营,探索长短视频的协同可能……
在微短剧成为行业"新变量"的2025年,长视频平台的转型路径已逐渐清晰:腾讯以社交生态赋能分发,优酷用组织变革提升效率,芒果TV借台网融合探索协同,而爱奇艺则以"长+短"的生态闭环构建差异化壁垒。
这些策略差异背后,折射出行业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的深层转向——当用户时间被碎片化切割,当免费模式重构内容消费逻辑,平台比拼的绝不再是单一赛道的投入力度。
对于未来各家长视频平台何去何从,尚且还看不到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生态协同与工业化能力将成为长视频平台在短剧时代突围的关键。
上一篇:港圈黑帮大少掏空妻子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