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观止——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故事!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大梦观止”关注,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有温度、有意思的内容。
播客《漫话西游》系列之先导
作者:大梦君
编辑:大梦君
主播:长川老九
《漫话西游》先导片
说起《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四大名著嘛。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也是中国首部完整的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其奇幻想象与深刻的哲学寓意奠定了其文学地位。
说起他的作者,我们普遍认为就是吴承恩。
这个观点来源于清代学者吴玉搢、阮葵生等根据《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著《西游记》”提出此说。
后经鲁迅、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考证支持,成为主流观点。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西游记》通行版本的作者,就是吴承恩。
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西游记》是世代累积的成果,涵盖宋元话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杂剧(如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等。
吴承恩只是将这些故事加以整合并进行了二次创作。
01
当然,不管他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都不影响《西游记》在我们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我觉得,《西游记》是中国最大的文学IP。
之前的就不说了,从我们所熟知的86版《西游记》开创电视剧改编的先河开始。
到后面以解构主义赋予角色现代情感,塑造出让无数人“意难平”的大圣与紫霞仙子的周星驰版《大话西游》。
从当年以存在主义视角解构英雄主义而爆火网文圈的《悟空传》,到这两年以3A游戏形式重塑后西游叙事而火爆全网的《黑神话·悟空》。
就连今年最火的动画电影《哪吒2》中,以彩蛋形式出现的仅仅30秒金箍棒画面,就引发了全网30余万条解读,相关话题更是登顶热搜。
就单从这些方面就不难看出其恐怖的影响力。
我们很多人对《西游记》的认知,可能仅仅局限于86版《西游记》。
没办法,实在是86《西游记》太过经典,我记得小时就每年暑假都要刷一边,说不受影响也不可能。
但是我们都知道,电视剧受大众传播限制与需要,针对原著进行大量的改编。
最直接的就是简化角色复杂性,强化正面特质。
比如原著中的唐僧懦弱迂腐、多次误解悟空,剧版突出其慈悲坚定;
原著中八戒多次背叛团队、沙僧沉默寡言,剧版将其塑造为憨厚喜剧角色,增强观众亲和力。
还有就是删减很多妖怪背景故事,把复杂的神魔人性,简化为“妖怪作乱—悟空降服”的模式。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地方都进行的删减或者改编。所有很多真正的西游谜,基本上都是反复阅读原著。
每读一篇,就会多一分不一样的感受,甚至说年纪越大,经历越多的人,越喜欢读原著。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需要我们来看看,原著到底讲的是什么。
02
那么《西游记》原著到底讲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甚至痴迷于原著。就是答案就在原著中的开篇小诗里。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首先“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描绘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借用中国古代“鸿蒙”神话,强调天地未分时无序的原始性。
这里的“混沌”不仅是物理状态,也隐喻人类蒙昧未开的精神世界。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引入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强调天地自然分化的过程。
鸿蒙"出自《庄子·在宥》,既指元气又隐喻蒙昧。
清浊辨":体现《易经》"一炁化阴阳"的哲学,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建立二元对立统一的宇宙模型。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覆载群生:源自《中庸》"天覆地载",暗合儒家"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仰至仁:点明天道仁慈的本质。
皆成善:体现佛教"众生皆有佛性"与阳明心学"心即理"的融合,为取经渡劫的合理性奠基。
这句诗表面歌颂天地化育万物的仁德,实则暗含反讽。诗中“至仁”与后文神仙操控命运、制造劫难形成对比,暗示对“权威干预自然”的批判。
接下来就是关键了,“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首先“造化”是什么意思?
"造":《说文解字》释为"就也",指事物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
"化":《周易·系辞》言"穷神知化",指事物形态的转变规律。
然后我们在看“会元”。原文中“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源自邵雍《皇极经世书》的宇宙周期论(1会=10800年,1元=12会),这里其实是暗指命运。
那么“造化会元功”实际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如何获得改变命运的方法?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个释厄,本身就有解除苦难的意思,释厄传,表面上指出解除取经八十一难,实际上深层隐喻通过修行解脱人生苦难。
那么这句诗连起来就是:想要获得改变命运的方法,就要看《西游记》。
各位,当我们经历的越多,是不是就越能体会“命运”的无奈?
当你觉得命好的时候,想不想要保持住,甚至想不想更好?
当你觉得自己命不好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读《西游记》就能帮你改命,你要不要读?对吧。
03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对于《西游记》的解读,视角千奇百怪,得出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为便捷。但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变得非常困难。
我们很难判断谁的观点是正确或者是欠考虑的。但我始终认为,不管他的切入点多么稀奇古怪,得出的观点多么离经叛道。
只要他能言之有物,能够逻辑自洽,都可以称之为“一家之言”。
《漫话西游》这个系列,将以原著为脉络,结合自己对于原著的理解,以及我认为其他有意思的观点以及感悟,尽量系统的进行分享。
当然既然是“一家之言”,那不可避免的,不同的读者/听众,有不同想法或者感悟,这个是正常情况,我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相互探讨,相互印证。
关于更新频率,在这里先给大家说一下。
我本身是有工作的,也就只有晚上或周末有时间来做这个。
自己写文稿,自己录制,自己剪辑,所以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去日更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但是我可以保证的事一周更一次,或者一周多更。
在此,也希望各位朋友理解。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
下一期内容,我们将正式进入原著剧情章节的分享。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点个订阅/关注。谢谢大家。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识别二维码,关注大梦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如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的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