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绝命毒师》是一个普通老师走上犯罪巅峰的疯狂史,那《风骚律师》就是一个混混小律师,从想做好人到彻底放弃挣扎的体面堕落。
与此同时,它的影像语言又堪称教科书级别。
摄影、构图、视听语言...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能当成艺术品去分析,同时也是无数人心中的NO.1美剧。
这部剧一共六季,从头到尾就是在讲一个问题:吉米·麦吉尔,怎么变成了索尔·古德曼?
目前豆瓣 9.3-9.7分,IMDb 也是高达 9.0分。
开头的吉米,说白了就是个失败者。
学历差、资源少、四处碰壁。
虽然挂着律师的名号,但实则混得连正经办公室都没有,只能在一家美甲店后面的杂间接案子。
他每天穿着廉价西装,挤公交、跑腿、求客户,过得和个体户差不多,还比个体户更苦。
他哥哥查克,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常青藤毕业,创办顶级律所,几乎可以代表精英阶层的审美和标准。
按理说,两人是兄弟,应该互帮互助吧?
没有,查克打心底看不起吉米。
他说吉米是个“只会耍滑头的人”,靠函授文凭混进律师圈,迟早是要出事的。
而这个预言,后来竟一步步成真。
你很难不为吉米打抱不平。
他明明也努力、也真诚、也想做好人。
他照顾生病的哥哥,熬夜写案子,跑遍养老院免费咨询老人,甚至跳进桶里找证据。
垃圾
他做的努力,一点都不比那些所谓“精英”少。
但正是这些努力,屡屡被现实碾压。
他辛苦接下的大案子,被大律所一口吞掉。
他的理想主义,被哥哥一句冷嘲热讽瞬间击碎:“你以为走捷径,就能和我平起平坐?”
那一刻他彻底明白,所谓正道,在他这样的“草根”眼里,其实就是高高在上的傲慢。
他开始走歪路。
自导自演新闻炒作、利用漏洞打擦边球、和客户打感情牌……嘴皮子越用越溜,底线越踩越低。
而另一条主线,则藏在他和女主金的关系。
金起初是那种“程序正义”的理想派律师,认真、靠谱、不玩花样。
但她爱上了吉米,一个永远不按牌理出牌的怪咖。
刚开始她只是偶尔陪他“骗酒”,后来却开始主动参与他的局,帮他写剧本,演苦情戏,甚至操纵案情。
她的变化,比吉米更令人唏嘘。
因为她其实一直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但她还是一步步滑进去,甚至比吉米还沉得更深。
到最后,她主动退出,不是因为道德,而是因为终于承认:他们这段关系,是一场双向毁灭。
这就是《风骚律师》厉害的地方。
它不靠爆点堆剧情,不靠反转拉节奏。
它慢,它细,它琐碎到很多人追一季都不知道主线走到哪儿了。
但它就是能让你看进去,而且越看越疼。
因为你会看到,吉米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当索尔的。
他想做好人,他努力过、挣扎过,甚至痛哭过。
但一次次碰壁、一次次不被认可,最终让他得出一个结论:“既然当好人没用,那不如彻底当个坏人。”
而这个“坏”,其实也不是十恶不赦,而是市侩、油滑、没有底线。
说白了,是他终于接受了现实,接受了自己不是精英,是个混混,是个只能靠嘴皮子和小聪明吃饭的人。
你明知道他会变成谁,但你还是想一集一集追下去,想知道:他是在哪一刻,彻底放弃了那个叫“吉米”的人?
这种“结局已知、过程揪心”的设计,正是悬疑大师希区柯克说的“桌底炸弹理论”,观众知道炸弹在桌底,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所以越看越紧张。
而在《风骚律师》里,这颗“炸弹”就是:吉米的良知。
你能看到他一次次想回头,但现实总在提醒他,“走正道”的那扇门,从来没真正为他打开过。
最后他成为索尔,戴上墨镜、穿上亮骚西装、满嘴跑火车地在法庭上胡搅蛮缠。
但你知道,这不是他赢了,而是他终于不想再输。
就像海明威小说里那个经典问答:“死亡难吗?”父亲说:“那要看情况。”
吉米的堕落,也是一种“情况”。
不是天生坏,只是认命了。
而《风骚律师》最动人的地方,也正是这个认命的过程:无声、缓慢,但不可逆转。
上一篇:欧豪有演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