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强调“茶禅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从茶中体悟苦寂和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修身养性、明心见性大有好处。而道家学说则注入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茶道的灵魂。
“天人合一”主旨是,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认为人与天本合一,只是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天人合一”学说,力图追索天与人相通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一致。这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
道家茶道的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和渴望,人对“道”本质的认识。茶人在品茶时乐于与自然亲近,与自然交流,通过茶事实践体悟自然的规律。这就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的典型表现。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茗饮》茶诗,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品茗时与自然契合的具体写照。诗曰: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华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般的茗茶,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华胥国是传说中的地方,那儿的人们又快乐又长寿,生活幸福逍遥。
其实,茶一旦置身于自然之中,它不仅是物质产品,而是人们契合自然和回归自然的媒介。茶境的人化,会大大增添茶人品茗的情趣。唐代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僧人齐已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都体现了品茗环境的人化。
本文来源:节选自《茶清诗书香》,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