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透露了一则耐人寻味的信息,他声称中美贸易谈判或将在未来几周内取得“重大进展”。这一言论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迅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而最近,中国也终于释放信号,同意谈判,就这样,贝森特连夜赶赴瑞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谈选在这里,别有深意。
(特朗普多次释放烟雾弹,模糊中美谈判进程,结果被中方一一拆穿)
1、美高层为何频繁放出“烟雾弹”?
事实上,“中美谈判”这样的言辞在美国高层中并不新鲜。长久以来,美国政客习惯于抛出未经证实的讯息,将这些信息化为烟雾弹,目的在于转移国内外对其经济政策失利的注意力。
在这场由关税战引发的经济冲突中,美国就多次试图通过发布模糊不清的谈判“进展”来安抚因物价飞涨而不满的民众。
然而,现实并不容乐观。自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国的经济状况出现了显著下滑。
要知道,位居全球供应链之首的中国,凭借制造业规模和效率,让不少美国企业都感到“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或许有些美国人看不懂关税战,但价格总看得懂。以沃尔玛为例,这家零售巨头因供货压力被迫在加拿大储存大量中国商品。
但需求过于庞大、库存却逐渐枯竭,其货架变得愈加空虚,只能无奈地重新从中国进口,承担超过100%的关税。
请注意,这不仅仅是沃尔玛的难题,而是整个美国商业界的共同困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打,中国奉陪到底,谈,中国敞开大门)
2、美国最想要的,中国终于同意了
由此也能看出,美国高层之所以频繁放出与中国谈判的烟雾弹,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急了,迫切地需要用谈判来缓解国内压力。
不过,对于其言论,中方始终抱有谨慎立场,比如评估美国到底有多大的诚意?我们都知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不止一次出尔反尔了,前一天加税,很可能第二天又暂缓。此外,我们需要评估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这一“打着谈判幌子、实则搞胁迫讹诈”的招数,在中国这里根本行不通。
对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中国态度一贯明确,打,我们就奉陪到底,想谈,自然我们敞开大门好好谈。
而近日,中国终于给出对方最想要的答案。
央视新闻报道称,外交部发布消息,出于中方利益、美国呼吁的考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在访问瑞士的期间,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访问瑞士期间,美国财政部长特地赶赴瑞士与之会谈)
3、中美谈判地点的选择,背后另有深意
说到这里,请划重点——访问瑞士期间。
什么意思呢?与美方会谈,其实并不是我方主要议程,很可能是因为美国给出了什么承诺,我方才会临时同意,说到底,这也是中方对美国通过多渠道沟通信息后谨慎回应的结果。
所以,也希望美国能够明白,对中国而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孤立地处理国际事务,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尽管如履薄冰,但中方仍然愿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寻求合作共赢。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无论是消费者日常使用的商品,还是在高科技领域的供应链合作上,两国早已形成了深刻的交融。在这种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下,中美对话无疑为国际局势带来积极信号。
中国深知,推动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开放合作的信念,唯有坚持原则,才能屹立不倒。这一点,中国绝不会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不论如何,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此次会谈仍释放出积极信号)
4、美国背后有何目的?中国高度警惕
当然,鉴于美国过去常常利用谈判作为掩护,实施讹诈和胁迫策略,中方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自始至终伴随着信息战和舆论战。所以,任何企图借谈判之名行他图之实的行为,都不可能获得中方的接纳。这就意味着,中美间即将到来的接触与对话过程将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谈判桌上,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是中国的底线。我们绝不会为了谈判而谈判,更不会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达成任何协议。
倘若美方继续采用“说一套、做一套”“一边谈、一边打”的策略,那么,其想要的,最终只会化为泡影。
总之,不管对方是真的想谈,还是潜藏着某些阴谋,我们应相信今日之中国,凭借智慧和实力,能够识别和应对美国在谈判中的各种策略。多年来,中国在国际经贸磋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不仅熟悉美国的惯用套路,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谈判技巧,足以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上一篇:突然掀桌子,印度开了危险先例
下一篇:茶山黑色母粒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