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近日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彭博社报道指出,该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同时有利于包括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公司在内的电子巨头。金融分析师侯赛因·库贝西指出,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上“180度大转弯”。
据悉,这些豁免适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计算机处理器、服务器、内存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其他电子产品。根据道琼斯公司旗下的Barron’s(《巴伦周刊》)计算,这些豁免涵盖了2024年价值385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其中包括1000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23%。新豁免的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降至20%。
白宫(资料图)
美国商会最新数据显示,自加征高额关税以来,美国电子产品的进口成本平均上涨了35%,直接导致相关产品零售价格飙升。苹果最新款iPhone的售价因此上涨了近200美元,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更严重的是,美国科技企业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激增,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英伟达CEO黄仁勋就公开抱怨,高关税让公司每季度多支出数亿美元。
据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美联储前主席耶伦近日表示,因特朗普“关税大棒”而产生的经济不确定性,引发了以美元为基础的资产“非常令人担忧”的趋势。她直言,近期美国国债遭抛售表明人们对美国政策制定的信心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耶伦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过去几周,我们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看到了一种非常不寻常的模式。我不认为这是市场功能失调,即市场流动性完全枯竭的体现,而是某种显示出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的模式。”
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上,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一直在关税问题上“朝三暮四”。或许是为了避免外界“虎头蛇尾”“心血来潮”的批评,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近日在一份声明中坚称,特朗普仍致力于推动更多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在美国本土生产。特朗普已明确表示,美国不能依赖中国来制造关键技术;在他的指示下,科技公司“正在尽快将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本土”。不过,电子行业生产拥有一套超越美国本土的复杂体系;基于劳动力成本高昂等因素,美国要想实现本土制造并不现实。
此外,欧盟委员会近日通过决议,允许成员国使用人民币作为能源贸易储备货币,这个决定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18个月。当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研讨会上沉默良久,最终说出"我们可能正见证布雷顿森林体系Ⅲ的诞生",会场大屏幕适时跳动着实时数据: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07%,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降至2009年以来新低。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当年用"美元换黄金"建立霸权的美国,如今因"关税换选票"的政策赌博,正亲手拆解自己缔造的货币帝国。
电子产品(资料图)
过去,西方常声称要“孤立”中国,但现在情况发生了转变,中国正在通过国际合作“反制”美国。实际上,各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仍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更因为看到了中国坚决反击美的决心和能力,以及中国产业转型的成果和完备的供应链。这些不断到来的合作也提醒我们,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明智的战略决策。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注定难以持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都不会屈服于任何外部的霸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