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一部以打击贩卖人口为主题的电视剧,但却与以往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有所不同。
《利剑玫瑰》并没有只专注于拐卖儿童或妇女中的某一个方向,而是通过一个打击贩卖人口团伙的案件,将贩卖妇女和儿童结合在一起进行艺术化再现。
但正如剧中所讲,通常来说拐卖儿童与妇女是分属两条不同的犯罪链路,这也让《利剑玫瑰》在之后的剧情铺开后,很容易陷入贪多嚼不烂的窘境。
只希望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有强大的叙事和收尾能力,能将二者巧妙的融合成为一条主线进行讲述。
如何判断《利剑玫瑰》的好与坏
鉴于笔者以往的解读特点,关于如何判断《利剑玫瑰》好在哪里,将会在后面的两到三个部分中详细解读。
所以这里只针对这部打拐剧在前四集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算得上是客观的解读与评价。
或许是因为女主角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的热度委实太高,直到笔者认真看过剧情概述和前四集之后,才真正明白这是一部讲述什么内容的电视剧。
反观《利剑玫瑰》这个名字,却多少有些过于赤裸的告诉我们,利剑是打击罪犯的警察,玫瑰则是剧中的女主角邓妍。
比起剧名与剧情之间的关联性偏弱,因为有了前面一部接档剧做比较的关系。
至少从前四集的表现来说,无论是从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是并不顺畅的剧情衔接,总给人一种只要能突出女主邓妍的光辉形象,其他所有一切并不太重要的感觉。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笔者自认为还算客观的坏解读之外,《利剑玫瑰》在情感烘托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虽然男女主角之间必要的CP感并不是那么顺其自然,但在展现被拐女孩和孩子家人方面,却很难不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即便是像笔者这种自认铁石心肠之人也难免有所动容。
《利剑玫瑰》中的女演员们,精彩纷呈
不得不说作为娱乐圈标志性的流量级女演员,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在塑造邓妍这个角色上的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精致妆容这个问题很难让人完全接受,但是她却在动作戏和感情戏上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坚持与魅力。
虽然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在塑造邓研这个角色上可圈可点,但却因为她在剧中年纪的问题,让这个角色很难让人信服或产生代入感。
虽然当下各行各业都在主张管理团队年轻化,可现实中这样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女孩,真能像剧中这般空降成为一个城市打拐办的主任吗?
在前四集《利剑玫瑰》中,虽然最主要的女性角色看点都集中在了星光熠熠的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身上,但若说谁是能让人产生最强代入感的女性角色,还是那些可能只是过客的大龄女配角。
无论是与邓妍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章阿姨和林阿姨,还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周敏妈妈和寻找弟弟15年的骆晓星,都有着能让人潸然泪下的表现与张力。
《利剑玫瑰》中的男演员们,厚积薄发
相比女主角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的沉稳,男主角金世佳所饰演的常锐就多少有些过于跳脱了。
也许他在打拐办的工作要求他跟社会上各色人等进行深入浅出的接触,但这样一个男性警察,在现实中真会像常锐这般完全没有上下级的概念吗?
也许常锐这样一种表现,最大的根源都来自邓妍这位空降到打拐办的年轻女上司,但既然他所推崇的老干警都没有怨言,那么像他这种表现会不会有些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呢?
当然,作为老戏骨的尤勇智,在前4集中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大的失误,却也没有太多的精彩表现,只希望在之后的剧情中能看到他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一般来说,一部电视剧中最有发挥空间的角色,大多都集中在反派身上,因为他们不仅能肆无忌惮的展现人性之恶,还能凭借自己的实力与演技,在细枝末节处展现出人性善的一面。
正如绰号白板这个角色,虽然他在审讯时表现出了软硬不吃的极恶状态,但当看到闪回中他给“女儿”发发揉肚子时,即便明知这个女孩是他拐来的,却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本不该有的感触。
总的来说,虽然《利剑玫瑰》这个名字起得多少有些让人遗憾,但不可否认因为有了“玫瑰”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的加入,才会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部打拐剧,也会让更多人明白被拐家人的痛苦与悲伤。
打拐从来不是一件只靠警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即便是今天这个天网、天眼遍布大街小巷的时代,依旧需要知情者或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找回那些失踪或被拐卖十几年的孩子和亲人。
也许评价《利剑玫瑰》的好与坏,并不只局限于演员在演技上的好与坏。
也许只要《利剑玫瑰》能让观看者产生共情或代入感,就足以说明这是一部成功的打拐剧,即便邓妍与常锐成为一对锦上添花的神仙眷侣,也不妨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多留意那些有可能是被拐卖的孩子与妇女。
或许只要《利剑玫瑰》在逻辑上没有太大的纰漏,在结局上不会太让人惊掉下巴的收尾,就是一部足以称得上是成功的电视剧。
也许我们该去关注的并不是剧中贩卖人口团伙的合理性,而是该去关注如何从剧中那些血淋淋的案例中,去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只要你能从中得到哪怕一次的机会与可能,就足以证明《利剑玫瑰》的成功和必要性。
关于《利剑玫瑰》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