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更经典一下,《康熙王朝》是爽文。
《康熙王朝》虽然标榜历史正剧,但其实戏说成分更多。
从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打葛尔丹等众多事件来看,他的人生经历非常符合网文设定,就是一路开挂所向无敌。
不仅如此,康熙还想再活五百年。
为了突出康熙的英伟神武,可以贬低、矮化、抹黑其他的历史人物,如郑经,以达到突出主角的目的。
不仅如此,康熙还与很多女人发生关系,甚至跟一个蒙古女人在大草原上打野战,而这个女人是他大儿子的意中人,十分扭曲三观。
但其实在历史上,康熙的这些经历不但没有像电视剧中的那样——康熙谈笑间就令敌人灰飞烟灭俯首称臣,而是经历过许多艰难的博弈和斗争,有时候简直就是九死一生,甚至险些被翻盘。
比如康熙晚年就说自己最后怕的事就是当年三藩之乱,如果不是吴三桂年老进取心减退在长江边停止北伐,甚至就会再次出现南北朝。
后来康熙也反思,当年撤藩太轻率了太冲动了,完全没考虑会有什么后果,结果让国家陷入了战乱之中,这点康熙难辞其咎。
而与台湾郑经的谈判也历经磨多次而且现在把郑经比作抗拒统一的顽固分子也是非常不恰当的,郑经后来提出的条件已经退无可退了,表示称臣全台湾人都剃发易服,仅仅是自己不剃发,但依然被康熙拒绝,最终导致了战争。
康熙与葛尔丹作战,也是九死一生,清军也曾多次被葛尔丹打败,甚至连北京城都一片慌乱,富人纷纷逃走,形势十分危急。
所以说,《康熙王朝》比戏说还戏说,即简直是小白爽文。
而《雍正王朝》更具有一些现实意义。
这部剧是90年代末播出的,因为当时的时代原因,所以这部剧非常火。
在这部剧中,雍正也被拔高了不少,他不仅要与那些老好人八王爷集团争权夺势,最终继承大统。
当了皇帝之后,还要应对八王爷这些旧势力的反扑、关外守旧八旗的逼宫,面对国情的艰难,还要打击官僚士绅集团等既得利益者的与国争利。
雍正王朝更多的是描写康熙晚年清朝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雍正是如何应对和解决的。
而这些反对势力非常强大,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给雍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雍正又是如何用强硬手段讲这些反对势力解决掉的。
当然因为是电视剧,所以必定有些夸大甚至杜撰,比如关外八旗逼宫,简直就是子虚乌有,胡扯淡。
而且电视剧也对雍正的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拔高,弄得很是伟光正,呵呵。其实《雍正王朝》中雍正的形象和历史上真正的雍正相差太多,连原作者二月河都并不认同剧中塑造的形象。
所以说《雍正王朝》是一部官场局,既然是官场局,各派势力之间就被不能太弱智,敌人就不能太弱小,否则胜利来的太容易,让观众看的觉得非常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