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讨论“老白茶是否上火”这个问题时,经常提到体质一词。
体质偏湿热的人,喝温性的茶都有可能上火,而体质偏寒的人喝寒凉的茶很可能出现胃痛、腹痛的症状。
所以,喝茶要按体质来喝。
但,体质是什么?
现代医学中,体质的分类大致基于一个人的体型、代谢特征、遗传特征,可以分出肥胖型、瘦弱型等等。
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体质,大多基于中医理论。
毕竟平时谈论食补、食疗等,都以此为基础,接下来要聊的喝茶也是。
中医理论中,人体体质被分为九类,除去相对健康的平和体质外,剩下八种,都是亚健康体质。
气虚、气郁、阳虚、阴虚,看起来弯弯绕绕,但其实都各有特征。
不同的体质,喝茶也有各自的讲究。
其中,痰湿体质多由饮食不当和疾病困扰导致,在此不做讨论,剩下7种体质,有对应的喝茶思路。
《2》
气血不足,容易疲劳乏力,声音低弱,畏寒怕风,稍微吃点生冷食物就腹泻,是气虚体质。
针对气虚体质,平时饮食上应该多吃温补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等,喝茶也要避免茶性偏寒凉的绿茶。
建议多喝些老白茶、红茶、熟普等茶性平和,或是发酵程度较高的茶。
老白茶经过陈化后,茶多酚含量下降,黄酮类物质增加,茶性温和,补气效果显著。
红茶、熟普发酵程度高,茶汤温和醇厚,促进脾胃运动的同时,也能缓解乏力。
《3》
情绪抑郁敏感,多愁善感,容易焦虑、失眠,形体偏瘦的,是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茶友,平时要积极保持社交,多与人沟通,适当宣泄情绪。
喝茶方面,建议多喝绿茶、岩茶。
不发酵的绿茶,茶氨酸、茶多酚含量丰富,有舒缓神经、清肝解郁的作用。
而岩茶,尤其是肉桂一类,香气高扬,岩韵悠长,有助于宣发胸腔的郁结之气,畅通身心。
恰逢岩茶上新,对肉桂感兴趣的茶友,不妨试试来自马头岩的老树肉桂。
在老树的加持下,这款马肉的桂皮香更丰润,另有木香、花香、果香,精彩纷呈。
《4》
畏寒怕冷,经常四肢冰凉,腰膝酸软,偏爱热饮的,是阳虚体质。
阳虚要温补阳气,平时可以多吃些羊肉、桂圆等温阳的食物。
与气血不足的茶友类似,阳虚体质的茶友,可以多喝些老白茶和红茶。
茶性温和的老白茶,用沸水冲泡或煮,温热时喝下,有驱寒暖身的作用。
而红茶滋味甘甜,适合用来补益阳气。
今年的正山小种红茶《倚红》,一如既往地风光无两。
花香、果香、桂圆香,各种柔润清新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汤水的滋味感又清又甜又鲜,推荐给各位茶友。
《5》
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形体瘦长,手心足心经常发热,容易失眠多梦的,是阴虚体质。
这类体质在饮食上应忌辛辣、忌燥热,多吃滋阴的食物,例如银耳、百合等等。
另外,要注意避免熬夜,熬夜最伤身。
阴虚体质可以多喝白茶。
微发酵的白茶清热生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燥热。
尤其是优质的高山白茶,喝到口中会有一股薄荷感、清凉感,似清泉涌现。
《6》
容易对花粉过敏,经常得鼻炎、荨麻疹,皮肤敏感的,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病的,是特禀体质。
这类人群,平时要远离海鲜、芒果一类的发物,多吃紫苏、薏米之类的抗敏食物。
除了日常生活要保持清洁外,建议多喝发酵程度高的茶类。
例如红茶、黑茶。
发酵程度高的茶,相对温和,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敏反应。
《7》
面色晦暗,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瘀斑,眼中血丝多的,是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茶友,同样要忌寒凉,多吃山楂、红汤等活血的食物,平时可以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这类体质的茶友喝茶,建议以绿茶、新白茶、岩茶等茶类为主。
绿茶清爽生津,促进新陈代谢;白茶通透鲜爽,利于疏通淤堵。
而岩茶以高扬的香气和令人回味的岩韵为优势,有温通血脉的功效。
《8》
面垢油光,容易长痘,口苦口干,经常上火的,是常见的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群建议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当下这个季节,绿豆汤、苦瓜羹,都是不错的选择。
像膨化食品、油炸食品一类容易上火的食物和其他油腻甜食,就少贪些嘴。
喝茶也要以清凉泻火为主,多喝些茶性偏寒或温和的茶,比如绿茶、白茶等。
绿茶清热利尿,在化解湿热方面有不错的功效。
而新白茶则在降火方面效果显著,村姑陈平时吃完火锅,总是要来上一泡新白茶。
《9》
喝茶,要喝适合自己的,这个“适合”,不止在口味。
不同的体质状态,适合喝的茶也不同,不稍加注意,可能适得其反。
但体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身体状况、季节变化,对体质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所以,也要学会灵活变通。
一款茶喝下去,一定是身体的切实感受最重要。
如果身体问题比较明显,就别指望茶叶能治愈你了,该去的医院还是要去。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