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下,务川自治县分水镇三星村的欧标茶园绿意盎然,茶农们背着茶篓,穿梭在茶树间,忙着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今天,“我的村落我的家”走进三星村,一起去感受这充满茶韵的乡村魅力。
晨雾未散,分水镇三星村的220亩茶园跃动着春天的韵律。采茶能手田大妈灵巧的指尖在茶梢跳跃,“提采手法才能保住芽头品相,像这样轻轻一提......”这位采了十多年茶的仡佬族妇女,此刻正用布满茧子的手,为这片斩获欧盟有机认证的茶园守护着最初的品质密码。
高山云雾出好茶,分水镇平均海拔1100米的独特地理优势,让这里常年浸润在氤氲水汽中。这里的茶园践行着“茶草虫共生”的生态管护理念,形成天然的生态屏障,产出的茶叶通过了欧盟检测标准462项,有了一张“荣誉证书”。
“村里发展茶叶十几年了,我每年都到这里来采茶,今天现结的工钱够给孙儿买新书包了。”田大妈轻轻抖了抖茶篓说。
转过茶山,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扑面而来。00后青年田小鹏正手持机器大步流星起垄。这个曾辗转多地打工的年轻人,去年响应村里号召返乡,带领全家复垦60亩土地。“去年我们全家复垦出来60多亩土地种植辣椒,毛收入20多万元,今年要挑战160亩,带领乡亲们一起干!”他抹了把汗,父亲在旁边施肥:“娃有闯劲,我们也得跟上。”春风吹过父子俩晒得黝黑的脸庞,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蒸腾着希望。
“自2022年以来,我们三星村坚持村规民约的一年一修订,在2024年我们新增的内容当中,重点突出了加强土地整治的内容。”三星村党支部书记丁秀东说,针对复垦出来的土地,通过村集体带头发展产业,鼓励大户发展产业,以此来抓好抓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现在土地得到了利用,产业得到了发展,群众也实现了增收。
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活水,更需文明滋养。在村委会公示栏前,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涉及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各个方面。这些带着泥土味的条款,凝结着胶鞋丈量出的民情,院坝会收集的民意。
“去年三月,村里聘我当护寨保洁员,年底得了红本本,还领了200块钱和两箱水果。”村民陈明全说。这位60多岁的老汉每天清晨巡寨,风雪无阻。他口中的“红本本”,是县里颁发的“美丽农家示范户”证书。当被问及获奖感受时,他憨厚一笑:“就是看不得寨子脏嘛。”
春访三星村,层峦叠翠的青山相拥,梯田茶园与黛瓦民居、蜿蜒公路相映成趣。垃圾分类驿站旁,文明积分墙红星闪耀,勾勒出新时代山居图景。
当茶农的双手捧起金叶,当村规民约唤醒沉睡的土地,三星村这杯振兴茶,品得出智慧劲儿,尝得到治理经。
(全媒体记者杨维 杨冬 通讯员 徐聪)